一、課程教學大綱的基本涵義
課程教學大綱是依據人才培養方案制定的,是人才培養目标和畢業要求的具體體現。它以綱要的形式規定了課程目标、課程體系、教學進程、教學策略、考核評價等方面的内容,并把這些内容系統連貫地表述出來。教學大綱是用于指導教師教學的法規性文件;是專業與教師之間約束教學責任的合同;是确定教學内容、選編教材、制訂授課計劃、實施教學和教學質量評價的主要依據。
二、編制課程教學大綱的基本原則
1.課程教學大綱制定的标準要與學校辦學定位和人才培養規格相匹配,體現出學校的改革思路、辦學特色和辦學水平。
2.課程教學大綱要樹立課程思政理念,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深入挖掘各門課程和教學環節所蘊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實現思想政治教育與知識體系教育的有效統一。明确各知識單元的思政元素和融入點,使課程思政與思政課程同向同行。切實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
3. 課程教學大綱要準确地貫徹人才培養方案中教育思想。落實以學生為中心的OBE教育理念,按照學習成果導向建立新範式。建立持續改進機制,重塑人才質量觀。
4. 依據專業培養目标明确課程在人才培養過程中的地位、作用;依據畢業要求指标點建立課程目标,依據課程目标科學合理地構築課程框架和課程内容、考核方式和評價标準。
5.課教學大綱應立足教育教學全過程,着力分析各門課程與畢業要求指标點之間的支撐關系和層次關系,體現課程之間的内在聯系、相互配合及内容上的相互銜接。避免重複和遺漏,實現較高水平的整體優化。
6. 課程教學大綱應注重專業間學科交叉與跨界,專業内基礎與專業、核心與普通課程、理論與實踐、知識能力與素質等多維度上的整合。跨專業開設的課程既要打通課程平台又要考慮支撐不同畢業要求時,教學目标的區别。
7.課程教學大綱對實踐性環節應有相應明确的要求。特别是某些應用性較強的專業,實驗、實踐應占有重要的地位。要積極探索多種教學形式,精心設計實驗項目,合理安排實驗内容、建立考核标準,把科學精神、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納入教學過程,滲透于各個實踐教學環節。獨立設置的實驗課程、集中實踐環節、實習、課程設計和畢業設計(論文)要制定單獨教學大綱。
8.貫徹“少而精”的原則。課程教學大綱既要符合畢業要求,又要注重學生個性發展。精講多練,留給學生更多自主學習空間,促進自主學習能力的養成。
三、課程教學大綱撰寫規範
1.課程教學目标
教學目标是對學生通過學習後應該表現出來的可見行為的具體、明确的表述,它是預先确定的、通過教學可以達到并且能夠通過技術手段測量的教學結果。
1)課程教學目标應與相關專業畢業要求指标點有清晰的對應關系,能夠有效支持畢業要求,一般設置為3-5條,畢業設計等不超過8條;
2)課程教學目标包含知識、能力、素養三個領域,不但具有技術性指标,還應有非技術性指标要求;
3)課程教學目标不僅包含了解、理解等淺層次目标,并且包含多維度、深層次(應用、分析、綜合、評價)的教學目标。
4)課程教學目标表述應力求明确、具體,描述使用清晰的行為動詞,可衡量、可評價; 5)課程目标不僅有教學目标,還應有科學倫理、職業道德、社會使命、家國情懷等育人目标。
2. 教學内容
1)課程教學内容與課程目标有明确的對應關系,能夠支持課程教學目标的達成;
2)課程知識點明晰,知識點之間具有清晰的邏輯結構,并注明學生應掌握的程度;
3)教學内容具有深度、廣度和企業融合度,能夠反映相關行業新業态、新技術;
4)嵌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創新創業元素;
5)課内實驗、實踐設置與課程内容相吻合,與課程教學目标相匹配,支持課程教學目标達成。
3.教學策略
教學策略是指在某種教學條件下,為達到課程目标所采用的手段和謀略。是為了達成課程目标而對教學順序、教學活動、教學方法、教學組織形式、教學媒體等因素進行總體考慮。
1)教學采用的教學方法,能夠幫助學生達成課程目标,能夠促進學生創造性思維、溝通與表達、自主學習等能力的養成;
2)采用讨論式、探究式、案例研究式、項目驅動式、合作式等教學方式,支持深層次、多維度教學目标的達成;
4.教學設計
1)案例、問題和讨論等教學設計與課程教學目标相匹配,能夠支持課程教學目标的達成;
2)作業、大作業、題庫設計有助于評價課程教學目标的達成。
3)講座、實踐項目、實地考察、專題演講、項目研讨和翻轉課堂等教學環節的内容設置、形式設計與課程目标相得益彰,能夠支持教學目标的達成。
5. 學習評價與課程考核
學習評價一般包括學習過程和學習效果的評價,從知識和技能、過程與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三個維度對學生的投入程度以及課程目标的達成情況進行評價。 前者描述學習過程性狀态,後者描述學習結果,前者是後者實現的基礎。教學大綱要設置科學、合理的評價标準、形式和方法。
1) 學習評價要覆蓋所有課程教學目标;
2) 學習評價可包含多個考核項目,各項目考核分數所占比重恰當,考核内容和方式與課程教學目标相匹配,能夠充分且有效評價學生在各課程目标上的達成度;
3) 課程設置的各教學環節和過程都具有明确的評價标準、考核辦法和評價依據;
4)評價标準與考核辦法能夠客觀評價學生學業表現和學習效果。合格标準能夠判定課程教學目标是否達成。
6.教材與教學資源
1)課程應依據教學大綱的要求選擇教材。優先選擇國家規劃或優秀教材,所有教材均應符合學校教材質量标準。
2)課程提供的在線課程、音視頻資源、網上測試與答疑、必讀和推薦閱讀的文獻等課外學習資源、資料,豐富、有效,有助于學生達成目标。
7.規範性
教學大綱撰寫應滿足适用性和可操作性相結合的基本原則,符合文字清楚、意義明确、術語及定義準确、文體規範等要求。
四、 撰寫要求和程序
1. 課程教學大綱一般由專業主任、教研室主任或由教學經驗豐富、學術水平較高的資深教師撰寫或修訂。各院部對大綱編寫工作應明确任務,落實人員,按要求按時完成課程教學大綱的編制任務。
2.課程教學大綱的編制應聘請行業企業專家或技術人員參與讨論并提出意見。
3.人才培養方案所列課程全部課程均須編寫課程教學大綱。新增設的課程,要依據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先制訂教學大綱,然後編寫講義或确定教材。選修類課程,開課前須提交講授提綱,二次開課前必須提交教學大綱,否則不予開課。
4.通識教育教學大綱彙編一冊,由基礎部組織相關教研室編寫後彙編成冊;專業教育和專業實踐環節教學大綱由各學院組織,以專業為單位編寫,每專業設立分冊。跨學院開課的課程由開課學院負責編寫。
5. 通識教育教學大綱按:目錄、數學自然科學、公共基礎課、綜合素質課、創新創業課、實踐教學環節、公共選修課的順序彙編。各學院專業教育教學大綱按:目錄、專業必修課、專業限選課、專業任選課、實踐教學環節、畢業設計(論文)的順序彙編。每部分以課程在該專業培養方案中對應的課程編碼排序。
6.課程教學大綱編寫以課程為基本單元,區分不同以課程代碼為準。同一課程名稱學分不同(相差1個學分以上)或專業要求不同,要求按不同課程分别編寫;一門課,分幾學期上,按幾門課編寫(如:大學英語Ⅰ;大學英語Ⅱ)。公共選修課的課程由任課教師在按近二年内開過的課程或計劃要開的課程來編寫。
7.課程教學大綱的審查,由教研室進行初審,由學院組織各專業的專家組審定。
8.各學院課程教學大綱編制、排版、審核完畢,以專業為單位彙編成冊,交教務處統一印刷并下發,同時付諸實施。
9.本文自頒布之日起實施,與此文件不相符的以此文件為準。